分享最近畫國語日報畫到蠻有意思的內容,邊畫的時候也邊思考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👧🏻:如果每個人獲得幸福的方式不一樣,那幸福究竟是什麼呢?
👦🏻:會不會跟選擇道路很像?每個人都有名為「幸福」的目的地,但每個人抵達目的地的道路不一樣。
幸福這個概念的意思好像很好理解,但要說清楚時,卻有點困難。
其中一派對幸福的理論是:所謂的獲得幸福,就是去經歷會使人感到「快樂」的事情。
每個人獲取快樂的方式不一樣,有些人可能藉由運動、有些人選擇畫圖或是玩遊戲,所以每個人達成幸福的條件也就不一樣。
這樣的理論或許很合理,但真的是如此?
從另一個反向角度思考,想起叔本華說的理論:缺乏「痛苦」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。
也就是說一個人感受到的痛苦越少,那幸福感就越強。因此也有可能人生追求的並不是上述所提得尋找外在的刺激而獲取「快樂」,而是盡最大的可能去擺脫「痛苦」。
我更偏向認為幸福應該是要回到自己的內在去尋找,像是現在這個年紀,身邊的長輩都會說「你就是要找個不錯伴去結婚,這樣才會得到幸福。」好像就太輕易的就把自己的幸福強加在別人的身上,變成了別人的責任。所以我想如果從自己內心找不到自己要的幸福,不管是跟誰在一起,都是沒辦法獲得幸福的。
關於「幸福」還有許多的論點可以討論,大家覺得什麼是幸福?比較支持哪一派的說法?